就业、考研还是留学,该怎样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书1000字

2023-03-27 个人总结 阅读:

  如果一个人在大学毕业时才想起要做自己的生涯规划,那一定是晚了。对于这一点,古语有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另外,还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生涯规划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而且,早做比迟做好,具体比抽象好,行动比想象好,这“三好”原则,应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世界上没有两个职业规划是完全相同的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人生有很多十字路口,每一个十字路口都会让我们感到彷徨。就业、考研还是留学,做自己的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们难以抉择的问题。我们在腾讯上做了一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的参与调查者都正在遭遇这些问题。您作为青年问题专家,对这个问题应该深有体会吧。
  李家华:对,这样的问题,我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遇到。很多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的学生,都通过各种方式询问我这方面的问题。就在来做这个节目之前,我刚好收到一位学生的电子邮件。她说:现在研究生的状况相对比较尴尬。我是女生,性格内向,有点儿清高,您觉得我应该是工作、考研还是参军?我还有别的选择吗?您的回答对我人生很重要,我相信您,万分感谢,谢谢。看,这个同学遇到的也是很多学生面临的问题。
  主持人:所以说,我们的调查结果还是很具有普遍性的。毕竟70%以上的人都有这方面难以抉择的困惑,那该如何回答这些难题呢?
  李家华:这个问题在青年大学生中,确实很具有普遍性,而他们也迫切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我想表明的是,我们首先要分清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上来说,我认为天底下没有两个职业规划是完全相同的。每个人的问题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因此,对于遇到这个问题的同学,除了要掌握处理这些东西的基本原则以外,更主要的还有你自己的个性,比如说每个人的经济状况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不一样等等,因此应该区别对待。
  管理学认为,一个最优化的方式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但是次优化方案就有可能实现。对于就业或是考研这个问题,不要希望会有非常完美的答案,因为这不太可能。所以,次优化方案相对来讲更理性、更合理一点。因此,我们今天不是找到一个最好、最完美的方案,但可以找到一个相对的,可能有普遍性,适合大多数人,但更主要的是适合个体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主持人:大学生给您写信、求教,就是希望您帮助他们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正如您所说的,职业规划你了解肯定要比不了解好,但不能一下子都解决了。是这样的吧?
  李家华:是的,想要一揽子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在一起沟通与交流,一定是有用的。刚才说过了,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我在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有三个重要的问题大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一就是自己的观念和理念,你认为什么东西是最有价值的,你的价值观是什么;第二个就是你的态度,碰到问题后,积极的态度和不积极的甚至消极的态度,对解决问题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第三点就是方法的科学性。我认为,当面临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观念,然后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再有一个科学的方法,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可以解决,所以这是前提。
  
  要想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主持人:相信今天我们的在线网友都能从您刚才的一番话中得到很多启示。虽然说,没有一个方法可以对所有人都适用,但是个体可以借鉴通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李家华:去变通,这是完全可能的。
  主持人:在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满意原则”。这个原则非常简单:最优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满意。可能对于我们个人规划角度来讲,我个人觉得可能满意原则更合适,因为你很难判断出你付出和收益怎么界定这个标准是最优的,而满意度就可以,是这样吗?
  李家华:是的,我们在最初进行生涯规划,选择就业、读研或是留学这三条道路时,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出发点是什么?我想得到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就像你刚才讲到的,你最想要什么。碰到这些问题的同学怎么解决,是考研、是就业,还是出国?我的看法是先不要完全从现况出发,而是要有一定的愿景规划。中国有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你缺少远虑,所以就有近忧。一个人具有远虑的意识,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铺垫,探求自己的终极目标在什么地方。有一个方法我认为是看清自己最终需要什么东西,这就是一般意义上讲的愿景,如果当一个人有非常清晰而且具体的愿景的时候,这个目标就有了。
  主持人:对于现代人来说,在一个思想多元化、物质条件很丰裕的年代,面临的选择是丰富且多方面的,比过去更难以选择。就在人生规划上也一样,可能不止三个方面,三十个甚至三百个方向都可以具有,面对这种情况,那又该如何应对?
  李家华:生涯规划是一门选择的科学,也是有办法可学的。我国台湾对35岁以下的成功者做了一个跟踪调查,发现他们成功有一个共同的东西:不是因为有钱或是有一个好的家庭背景,而是他们都有一个非常清晰而且具体的愿景。只要同学们想好未来自己最终想要什么,就有可能找到。比如我就想做一个国际学者,我就不断地训练我的英语水平,不断关注国外的发展状况。如果打算留学,你就必须要学会英语,语言是最根本的东西,否则很难跟人家交流。不要从现在看我未来做什么,应该从我未来想做什么,然后回过头来看我现在能做什么,这就是超前意识。
  现在很多人的问题在于,出发点都是从眼前这些事开始,越想越苦恼。我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早晨起来,人每天都在选择。女孩儿最大的特点是早晨起来时,对于今天该穿什么衣服感到苦恼,因为衣服太多了,如果只有一套衣服你就不会这么难以选择了。
  没有选择是痛苦的,现在社会发展到无论什么,都有诸多选择了,但选择多了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早上起来面对一大堆漂亮的衣服,可能会为该穿哪件而苦恼,但如果目标明确了的话,就不会显得困难重重。譬如一个女孩儿要到电视台主持节目,目标是在演播厅里面给大家一个端庄的职业形象,这个时候就清楚了,我是要为了这个形象,那么很花哨的裙子肯定就不会穿了,非常时尚的衣服也就不会穿了,就穿一些职业的。这就是你的目标和结果引导你现在做什么。
  主持人:就是自己知道了有一个标准,或者说是目标在那里,然后选择,所有的一切都要为这个目标服务。
  李家华:对,职业也是一样,给我来信的这个同学,如果她想清楚了今后目标就是要做一个大学老师,我就要告诉你,毫无疑问要考研,现在基本上在大学里面没有博士学位几乎不能当老师。我们学校,从事业务的,非博士的免谈,而且很多都是重点学校的博士。如果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商人,做一个实业家,这个时候是自己的实际经验比学历更重要。如果你读完了本科,完成了一个基本教育的话,工作经验的积累比学历更重要,为什么比尔•盖茨放弃休学去创业,而且做成了顶级实业家,这个原因很清楚,如果比尔•盖茨读完了大学,然后接着再读博士,那微软现在可能不知还在哪个地方“孕育”着呢。
  
  找到方法决定自己的愿景
  
  主持人:很多人就是很困惑自己的生涯规划却迟迟没有形成雏形,或者说根本没有,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也非常不满自己的现状,也想早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并实现它,但就是无从下手,在这方面,有什么系统的方法可以帮助到他们吗?
  李家华: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今天我告诉大家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个人主张第一先分析外部,但我们习惯先分析自己。这点原因主要是跟中西文化有一些差别,因为一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来自于西方,而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比较强调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发觉我们东方文化比较强调社会本位,所以我们有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是职场守则之一,其实内容大家都知道,就是有时候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我们现在在推行一种概念、理念,叫智者规划,智慧者做规划,适者成功。光做了规划不见得能够成功,但是适者成功。因此,适应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就是学会借力了,就是借助外部可借用的力量,来作为自己规划的参考,然后再做决策。千万不要简单地自己做决策,自己做决策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的方法是能够再咨询一下内行、专业人士、有过工作经验的人,这叫做求助,求助这种能力是很重要的,多了别人的智慧来帮助。我们有时候不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怎么做,但我们可以咨询考过研的人、出过国的人和就过业的人。在前人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这对自己决策层面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
  主持人:然后就涉及到决策后执行的问题了。
  李家华:这个问题可以剥离出来,就更明确了。执行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有一个明确的愿景之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问题就出来了,要学会方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方法有两条,一般叫做选择理论,选择理论的核心实际上是一个决策问题,决策的问题叫做选择的金字塔理论。假设这是一个金字塔,中间画上两条线,就会形成三个面,金字塔最底下的面,我们叫做认知领域或者是知识领域,知识领域一部分叫外部知识,一部分叫内部知识,外部知识是职场的知识,内部知识是自我的知识,对自己的了解。然后才进入第二个领域叫决策领域,根据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对自己的了解,最后形成一个知识的认知,在这个认知基础上就会形成一个决定,汇总出一个思路:我做什么去。接下来,就是执行的问题了,我们叫执行领域。知识、认知、决策,然后去执行,构成了一个人的选择的完整系统。这是三大要素。
  
  创业,还是要主动地抓住机会
  
  主持人:可能有的大学生还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就是他们都不做以上的选择,有时候是无可选择,有时候是权衡之后自己主动放弃,那这部分人该何去何从呢?
  李家华:通过对种种可能的分析后,我想大家心里都会有数的。考研、出国和就业这三条路究竟对你来讲是不是都存在,如果三条都存在,或者只存在两条甚至一条,如果存在一条就不需要多讨论,就走这条。分析完了以后,下面就是知识分析,首先一定要学会有何可为,什么都是你可为的;第二个知识分析,要分析你自己,有何可为下面还有一个我一生何求,考虑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东西。按照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从心理角度去分析,实际上就聚集在人的动机上,动机来源是两大东西刺激,一个就是你的需求会引起你的动机,另一个是你的刺激会引起你的动机。
  一个人想要什么东西,其实大概会取决于三大要素:第一个,你有什么样的一种价值观。我发现很多职业到最后,或者说很多人成功,最后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价值观。第二要素就是你的兴趣,兴趣跟你的性格有一些关系。第三个就是你的能力,你的能力是不是足够,有什么特点,然后针对自己的特点来进行生涯规划。
  最后,有一种这样的情况:就是以上三条路你都认为不存在,或是不想选择其中的任何一条,那么,那就要考虑自己创业的问题了。别的都不聘用的时候,我就自我聘用。创业有两种,一种是生存型创业,还有一种是机会型创业,有时候,这两种创业形式是并存的。刚才说过比尔•盖茨的例子,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说明。在创业方面,还是要看重机会型创业,把个人特点与机会结合起来,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总之,在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时,只要方向选对了,赋予很强的执行能力并坚持下去,生涯规划的成功应是指日可待的。
  编辑/吴桐 bj2066@21cn.com

就业、考研还是留学,该怎样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书1000字

http://m.zgzsclpt.com/gerenzongjie/237580.html

推荐访问:生涯规划 考研 就业 留学

个人总结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餐厨配置的三重境界】 餐厨垃圾 下一篇:[讲好话、好讲话和讲话好] 点烛讲好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