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 许志勇【浅谈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实践与探索】

2022-10-25 其他范文 阅读:

  0 前言   2004年,教育部要求直属高校为所有新生建立心理档案。①可见,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档案多方面的记录着大学生个体心理历程、心理特点、心理健康咨询等信息,是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学生个性特征和现有心理面貌的第一手材料,是了解学生个性发展水平, 心理发展动态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确保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建设和谐校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高校重视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可以有效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是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②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学校和有关部门一致的认识和选择。
  1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应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大学生在入高校前就有一系列的档案,记载了学生过去的各项基本信息,比如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经历,以及各种奖惩等,学校以这些为第一印象去了解学生的过往。而高校学生心理档案指的是专门人员使用一些心理计量表,通过组织学生填写问卷、和学生谈话以及谈话咨询等方式来客观、综合地记录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资料。③它是对大学生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状况的动态记录,就像一面镜子,能反应出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档案的建立对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1 保密性原则
  学生的心理档案不同于学籍档案,具有隐秘性的特点。我们在建档时和建档后,都应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不得随意外借和泄露学生的心理档案信息。只有出于科学研究和需要帮助学生时,并得到相关人员同意后,在保证当事人的心理和利益不受伤害的前提下,才可以将档案让有关人员了解。
  1.2 发展性原则
  个体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对于刚进校的大一新生,我们需要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的全面普查。同时,由专业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并且及时对大学生心理档案进行补充、修改;对于平时的个案辅导,专业心理咨询师也应做具体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并及时填入心理档案中。
  1.3 系统性原则
  心理档案是对大学生个体心理活动历程、心理特点、心理健康咨询、心理测验等情况所做的较全面的记录。④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学生的档案材料系统的收集、整理并加以科学的分析。对于一些有心理疾患的学生,专业人员可以查找该生的心理发展轨迹寻找致病的原因,以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2 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涉及的主要内容
  所谓心理档案的内容,又称心理档案的项目,是指针对学生情况专门设定,尽可能能揭示或从中了解到大学生心理状况、心理特点的并为学校教育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的材料。⑤
  学生心理档案一般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即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庭生活情况、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及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特征等。⑥
  (1)学生自然情况。涉及学生基本情况的信息,比如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学号、学院系别、专业、年级、生源地、家庭住址、联系方式、交友原则等。
  (2)主要社会关系信息。涉及家庭成员信息的材料,比如家庭成员的工作性质及职务、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是否独生子女等。
  (3)身体状况。涉及学生的身体状况的材料,比如健康状况、有无生理缺陷、个人既往病史等。
  (4)心理健康状况信息。涉及学生心理方面的信息,比如以往的心理创伤史、当前的心理状况如抑郁、焦虑等(主要通过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评估)等。全面掌握学生心理成长状况
  (5)学校学习生活情况。涉及学生能否适应学校生活、学习成绩、学习方法、班级人际关系等。
  (6)个性心理特征信息。涉及个人个新特征的信息,比如性格特征、情绪情感特征、学生的兴趣、态度、人际关系等。
  (7)职业兴趣和规划信息。包括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所学专业的职业前景预测等。旨在为学生作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提供客观依据。
  (8)动态更新管理信息。学生阶段性自评、同学或老师评价、心理咨询记录、阶段性测评等。
  (9)统计及预警信息。上述信息的分析报告、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报告(校、院系、班)、心理偏常态的个体预警等。
  (10)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信息。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营造的一些平台,比如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图片的展示、心理影片的播放、心理援助的渠道建设等。同时,专业人员在每一次的咨询之后,必须做好咨询记录,包括:咨询时间、主诉及症状、诊断结果分析、处理意见及措施、辅导效果等。
  以上内容, 除学生基本信息外, 其余的都需要随着心理动态的变化不断地进行更新。
  3 以建立心理档案的原则和信息为基础,结合瓯江学院实际多样化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1 每个学期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
  根据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特点、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学生对心理知识的兴趣和喜爱, 我们学院在课堂教学中邀请资深的心理专家开设如《创业与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及障碍诊断与治疗》、《普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普及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3.2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以我们学院每年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月和5.25心理健康节为契机,针对新生刚入学存在适应问题,大二学生存在恋爱与情感问题,大三学生面临学业问题,大四学生面临就业等突出问题邀请校内外心理专家开设心理健康系列讲座, 如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人际交往、情感与恋爱、学业问题、职业生涯规划等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如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手语大赛、心理形象大使选拔、心理主题班会评比等,将我们学院“心路护航”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品牌做大做强;宣传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通过宣传栏、宣传手册的发放、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的公开等,使得全院师生了解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自愿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
  3.3 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
  我院一直以来采取个别咨询、热线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在新生入学初,安排千余学生参加《大学生健康调查表》( UPI) 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90)的测评工作,并及时将结果汇总,约谈测评结果不理想的学生,最后整理约谈的结果,并记录在档。将约谈学生分为一般关注、重点关注和特殊关注三类,特殊关注学生一周由分院向中心反馈该部分学生情况一次,重点关注学生两周反馈学生情况一次,及时掌握特殊和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针对学生开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训练营”、“大学生自信心训练营”、“相亲相爱一家人”等团体辅导和训练。对经筛查发现的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及时介入,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同时,由于学生的心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没有在筛查范围内的学生,分院辅导员和心理负责老师也及时予以关注,将分院学生心理列为重点工作来做。
  3.4 逐步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
  逐步建立和完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网络机制。第一级为院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全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院有2位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心理咨询师,都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第二级为受过专业培训的各分院系具体负责本分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他们也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他们通过在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逐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鉴别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第三级为受过专业培训的班级心理委员、寝室长等一批学生骨干,他们生活在学生当中,能及时发现身边同学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反映给相关部门。我们学院在各个分院设立了心理辅导站,由分院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担任站长,具体指导本分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 结语
  总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怎样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监控、干预、疏导的网络体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 许志勇【浅谈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实践与探索】

http://m.zgzsclpt.com/content/207567.html

推荐访问:浅谈 浅谈 探索 实践 大学生心理

其他范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10本经典的经济学书籍 中国教育经济学内部的冲突与平衡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目的探析_2018年新农村建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