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课堂模式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数学的教学体会]

2022-10-23 其他范文 阅读:

  【摘 要】21世纪中国的新课程教育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如何上好数学课,如何构建高效率的数学课堂,如何在课堂中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 教学 体会 自主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应该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想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学科魅力。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而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此,根据我近20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的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点,仅与同行们一起交流:
  一、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学习的乐趣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数学中学会数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
  例如我在讲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提前让学生准备好长度分别为:3cm、4 cm、7 cm;2 cm、3 cm、6 cm;3 cm、5 cm、8 cm的细木棒,要求学生一定要量准确。上课时,我直接叫学生动手摆三角形,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很快就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定理。
  二、用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枯燥,不像美术科具有直观性、语文科具有描述性。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好理解,比较抽象。在教学时我这样描述:盛夏,人们都习惯在树下乘凉 ,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老师来了。我摆臂作走路状,并且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我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三、教会学生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不大重视属于学生自己的经验。没有学生的参与,学生学习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结果往往是一朝升学完毕,学生便弃数学于不顾,有的恨不得终生与之绝交。这样的教学,容易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教师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
  例如求“最短行程”问题,我在讲解新人教版初二下册81页第8题时,学生比较难想象蚂蚁要怎么爬才是最短行程,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要把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学生才好理解。我就做了一个圆柱体,标明A点和B点,接着把该圆柱体沿B点所在的母线剪开,由立体图形展成平面图形,圆柱体侧面展开图刚好是矩形,B点刚好在矩形一边中点,A点和B点,以及矩形一个顶点刚好是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一条直角边是圆柱体的高,一条直角边是圆柱体底面周长的一半,“最短行程”就是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学生通过看我的展开图,就很容易理解了。以后遇到同种题形,学生用我教的思路,就能应付自如了。我也教会了学生学习。
  四、对于易错题,要做好笔记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不难的题目,很多学生做错也是难免的。通过我这么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特别是经过这么多年都在初三摸爬滚打,我就归纳了一些不难而学生又容易做错的题目,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反反复复地讲这些题目,而且还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把自己常做错的题目铭记于心,以后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通过这样做,就能有效地防止错误的发生。
  例如求“√25 的算术平方根”,题目很简单,却会有很多学生做错,答案几乎都等于5。为了防止这类错误发生,我在讲课时就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要学生加以注意。要教会学生防止出错的方法:如上题,√25 =5,本题求的是5的算术平方根。这样就不会做错此类题了。
  五、发现解题方法,总结做题规律
  对于初三的学生,任务重,时间紧,资料繁多,题海无穷,很多学生都忙得团团转,搞得自己筋疲力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对于一些规律探究题,首先要注意观察题目中所给例子有何特点,然后才能找到此类式子的一个通式。如:2,-4,8,-16,32,……第100个数是多少?第n个数是多少?平时只要教师多开导启发学生该如何应付这类规律题,学生也就不会感到太难了。又如做有关折叠的题目,要充分利用“折叠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来做题;做有关函数图像相交的题目,要利用“交点处的坐标y值相等”解题等等。
  如果教师平时多帮学生总结这些解题规律,考试时,学生遇到同种题型,就会知道该从哪方面入手做题了,也就能够轻松自如地应付中考了。
  总之,教无定法,经验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不断去吸取别人教学经验的精华,融汇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浅谈新课改课堂模式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数学的教学体会]

http://m.zgzsclpt.com/content/207226.html

推荐访问:浅谈 浅谈 新课改 中学数学 体会

其他范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讲究新课导入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新课导入的方法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如何提高_关于中学生课堂参与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