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要素包括 历史古街风貌保护的更新要素选择与更新策略

2022-10-13 其他范文 阅读:

  【摘要】在历史老街风貌保护过程中,决策者和设计者往往在“是否需要更新”、“如何更新”等问题上面临两难的选择。本文以长临河古镇的老街保护和风貌的整治项目为例,试图说明选择部分要素进行适当的更新,不仅保护古街既有的风貌特色,而且有利于古街风貌、功能的完善和环境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历史古街风貌保护 更新 要素选择 策略
  【 abstract 】 in the old style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protection, policy makers and designers often in "whether to need to update" and "how to update" and so on the dilemma facing choice. In this paper the old street overlooking the town long protection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program, for example, to try to explain that the appropriate selection of partial factors update, not only protect GuJie existing landscape features, but also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GuJie style, func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 key words 】 history GuJie style elements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the choice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老街的风貌特色与更新要素选择
  1.1 项目概况
   1999年长临河镇被列为合肥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后,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建了草塘至邮电局500m新大街和150 m星光西路,1000m下水道,1500m自来水管道,对城镇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整治。城镇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功能齐全,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长临老街改造、六家畈古民居保护已被纳入省、市环巢湖旅游开发项目,随着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四顶山旅游开发项目全面启动,必将对长临河镇的城镇建设产生直接影响,促进和带动城镇的快速发展(如图1-1)。
  1.2 长临河的风貌特色分析
   从城镇的整体格局来看,长临河镇位于肥东南部,濒临巢湖,东北与撮镇、桥集接壤,东南与巢湖市黄麓、中庙相连,西南是巢湖,西北与合肥市滨湖新区隔南淝河相望。镇辖20个村(居),5.1万人口,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省级旅游大道――店忠公路、穿越本镇,水陆交通便捷。
   境内有四顶山、茶壶山、白马山、羊羚山、青阳山等多座山脉,19公里湖岸线,10公里河岸线,山水相抱,青山叠翠,河水清澈,湖面烟波浩淼,孤山、姥山在湖中点缀,湖光山色,景色秀丽。其中:“四顶朝霞”被列为“庐阳八景”之一;青阳山泉水清澈甘甜,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巢湖的银鱼、毛鱼、虾米堪称 “湖中三宝”,名扬四海。
   从建筑风貌特色来看,吴邦国委员长的祖屋坐落在镇区老街,青砖小瓦,古朴典雅。“丁”字形老街保持了历史古镇的风
  貌(如图1-2)。六家畈古民居名扬海内外,被列为省级文化遗产。革命烈士纪念碑、振湖塔、青阳书院、长宁寺、准子奄大庙流传着许多传奇的故事色彩。崇石私立中学(今长临河中学)、昂正小学创办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据统计,全镇现有海外华人华侨4500多人,国内外知名人1500多人,他们心系祖国,情系家乡,不断为国家建设、家乡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从街巷风貌特色来看,由东街和老街组成的“丁”字街建筑新旧杂乱,特色不突出。
  1.3 长临河古镇老街风貌保护的更新要素选择
   由于长临河古镇老街保护整修是在短期内的整修项目,风貌保护中的更新要素主要从整治工作重点和主要矛盾入手,更多地考虑了区位、风貌、建筑质量等几个方面(如图1-3):从区位上看,将重点放在重点区位的建筑上,如沿街建筑、公共空间周边的建筑;从整体风貌上看,重点是现有公共环境尤其是沿街巷空间,滨水沿街建筑等;从建筑风貌上看,重点是对整体风貌造成严重影响的后建建筑整修;从建筑质量上看,重点是危房简屋的治理。因此长临河古镇
  老街的更新要素主要选择了沿街历史建筑、后建建筑和现有空间环境三个方面。
  2 不同要素的更新策略
   在长临河古镇老街风貌保护整治中针对不同更新要素采取不同更新要素采用了不同的更新策略;对于沿街历史建筑,由于其保留了多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其后改建加建情况不同,因而采用多样化整修的方式(如图2-1);对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的后建建筑,建筑特色不突出,多为3-4层体量较大建筑,穿插在重要街巷沿线,严重地影响了传统风貌,采用了整体改造创新的方式;对于现有公共空间环境而言,主要为街巷空间,其空间尺度保持较为良好,主要采用小改动大变化的整体提升方式。
  2.1 沿街历史建筑的多元化整修
  2.1.1 恢复建筑历史特征
   在长临河古镇老街风貌保护整治中,对所有沿街历史建筑均尽可能地恢复代表其建造年代特征的要素。
   如东街的吴忠性故居(如图2-2),是地图学家吴忠性教授的祖房。故居座南朝北,临街四间半正屋,正屋后面有・二间厢房,厢房之间是天井小院,为砖木、小青瓦结构,具皖中古民居特色,建筑面积177平方米。故居后院有一口水井、一颗桑树,寓“桑梓之子”之意。故居现为肥东县文物保护单位,是加强群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整治采用不改变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恢复其建筑特征。
  2.1.2 以传统构件强化重要节点
   对于部分重要界面或重要区位的建筑,根据建筑本身特点,加强传统构件,增添传统细部,恢复传统式样建筑,形成统一而富有变化的建筑风格。传统样式的恢复,并非是提倡重建仿古建筑,而是根据自身建筑特点的强化和重塑,既恢复了传统建筑风貌,又错落有致而富有变化。
   沿街历史建筑在整治对象分布上,重点正对老街和东街原有景观杂乱、特色不突出的沿街建筑进行整修;在整治方式上,主要是采用重点增加具有徽派特点的马头墙之类的;保留当地材质,如原有用木板作为立面整饰都加以维修保留等;统一沿街门窗形式,统一店招店牌,使沿街建筑与历史风貌相协调。(如图2-3)
  2.2 后建建筑的整体改造
  2.2.1 拼贴
   在长临河古镇老街风貌保护整治中,对功能不合理或建筑风貌、质量较差的保留后建建筑采用拼贴的方式改造再利用,采用结构保留为主,适度改造为辅的方式,保持风貌的统一性。
   如位于东街与老街交叉口处的建筑,考虑到其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当地建筑的结构特征,故将现代的结构体系与传统的结构体系分离,在保留山墙面原有的受力特征之外,在室内通过玻璃与钢材重新构建一套结构体系作为新的承重与维护结构,并形成了独特的立面特点。两种不同时代的结构体系的“拼贴”,既表现了对原有建筑的尊重,有反映出时代的特征。
  2.2.2 立面易容
   立面易容主要是针对长临河古镇老街内对整体风貌造成严重影响的20世纪70年代的新建建筑。有些建筑有如下共同特征:a、这些新建建筑体量较大,建筑特色不突出,建筑风格、色彩与原有历史建筑相差较大,对原有风貌和尺度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b、这些新建建筑一般处于沿街重要的位置,部分还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的主要界面,成为保护整治的难题;这些新建建筑在改造时应考虑更多的问题,但在另一方面也为改造和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对古街新建建筑进行了整体改造,每个建筑都作为个案处理,但是相互间的材质、形式都做了一定的呼应,规划将部分新建建筑定位为可拆除建筑或改造建筑。由于该种建筑立面效果与古街的风貌冲突较大,故对该建筑外立面进行“易容”,使之更加符合整体的风貌。立面改造保留原有主体结构,使用更加符合整体的风貌。外墙面使用当地的砖材,保留沿街统一的风貌。
  2.3 现有公共空间环境的整体提升
   古街街巷空间作为古镇的主要公共空间,街巷尺度和景观保留较为完整,但是街巷的周边建筑、地面铺砌破损严重,环境质量较差,街巷特色逐渐弱化。保持和重塑古街巷传统特色,改善公共环境质量是本次整治的重点。整治采取的方式是“铺砌、补景、修景、拆除”(如图2-4)。
   “铺砌”――对道路和街巷路面进行整体路面的设计并改造;
   “补景”――对沿街道和街巷两侧街道绿化和院落绿化进行补充和梳理,修建或整修砖、竹、木围墙,以美化和弱化街巷两侧的不良景观,突出和引导质量观资源的价值。
   “修景”――对具有保护、保留价值,以及可以继续使用的建筑物,如果破损严重或对历史风貌有负面影响,应对这些建筑物采用修景的整治措施;
   “拆除”――对沿道路和街巷两侧的景观不良建筑、违章建筑和危房应逐步拆除。
   公共空间的整治多采用传统材质,如铺砌使用鹅卵石、条石等。在补景中,鼓励采用多种竹篱笆,作为区分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载体,经济的营造田园氛围。・
  3 实施目标与经验总结
  3.1 实施目标
   对于沿街历史建筑的整修,沿街建筑整修需要提高长临河古镇的整体性。利用沿街历史建筑的整修来改变了破败的街道形象,并相应的改善沿街建筑和居民生活质量。
   对于后建建筑的整体改造效果,将保留建筑的拼贴与新建建筑的易容成为古镇建筑改造亮点。从风貌上来看,把不协调的建筑转变为在建筑材质上与老建筑呼应、在建筑形式上又与老建筑有所区别的新建筑,丰富原有古镇的建筑特色,并形成古镇内具有代表性的新建筑形式。
   对于公共空间环境的整体提升效果,古街公共空间环境整治将对古镇的整体风貌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2 经验总结
   长临河古镇老街的风貌保护整治给了我们如下启示:
   (1)对于一些资金投入、时间限制较大的风貌保护项目,进行适当的要素选择可以达到小改动大变化的效果,提高公共资金的利用效率。
   (2)根据重要性进行要素选择是一个可行的途径。重要性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位于重要位置和对风貌造成重大影响的建筑都是需要尽早进行整治的要素。
   (3)要素更新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取决于具体的环境。如在一些现有风貌相对统一的街巷,通过后建建筑改造增加一些小体量。新材料的建筑可以丰富街道景观,但大体量的新形式建筑又可能破坏街巷风貌。因此风貌统筹控制下的集思广益是合理选择要素更新方式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张松,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初探―――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J].城市规划,1999.7.
  3、阳建强,冷嘉伟,王承慧,文化遗产推陈出新―――江南水乡古镇同保护与发展的探索研究[J].城市规划2001[5].
  
  【作者简介】李家宁,出生年月:198206,性别:男,名族:汉,籍贯:安徽合肥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2009级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   方向: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要素包括 历史古街风貌保护的更新要素选择与更新策略

http://m.zgzsclpt.com/content/205241.html

推荐访问:更新 风貌 要素 策略

其他范文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浅析生态设计在遗址公园开发中的运用 杜陵生态遗址公园门票 下一篇:烘干机选冷凝还是热泵?【探讨热泵式溶液除湿+干式表冷系统的节能优势】